PN面試全面睇

范霈宜 ( 言語及學習發展顧問 ) 心樂言語及學習發展評估中心 一踏進10月,又是PN班面試的高峰期開始,相信不少家長都正為孩子能否順利完成面試和考入心儀的學校而擔憂。坊間已有不少關於PN班面試內容的資訊,面試形式、面試內容及題目大家都可以透過眾多不同的渠道接收得到,所以今次我主要希望分享面試背後的真正意義。 一般學校都希望透過面試了解孩子的個性和發展,並了解家長教育理念和學校的理念是否一致。家長可以循以下幾方面入手,從幼兒階段開始培養寶寶的能力。 1. 大小肌肉發展 有不少的PN班面試都會請孩子嘗試疊積木、手抓板等遊戲,老師主要會透過這些活動觀察孩子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的發展。一般大小肌肉發展良好的話,自理能力相對亦會較高,因為一些日常動作如穿鞋子、拿餐具等都需要良好的大小肌肉發展和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小貼士: 家長可以孩子進行疊積木、手抓板等活動,提升他們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亦建議鼓勵孩子自己使用餐具進食,孩子一般在一歲半左右已經可以開始在成人協助下逐步掌握使用匙羹和杯。儘管一開始可能會比較髒亂,但讓孩子自行進食是最佳的訓練。 2. 言語溝通能力 另一些熱門的面試項目包簡單的對答 (例: 「你叫咩名?」、「你幾多歲?」、「今日邊個陪你嚟?」)、指令 (例: 「擺積木喺籃裡面」)、基本詞彙理解及表達 (例: 在一些物件中指出老師所說的物件、請孩子說出物件的名稱)等。老師會透過這些活動觀察孩子的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孩子一般在兩歲左右已能掌握以下能力: 語言理解 - 簡單問題,包括「乜嘢?」、「邊度?」、「邊個?」、「有冇?」- 簡單指令 (例:攞喺盒度、攞杯杯) 語言表達 - 開始運用兩詞句表達 (例:我要、要波波)…

Continue Reading PN面試全面睇

家長如何考慮讀唔讀PN!?

范霈宜 (執業言語治療師) 心樂言語發展評估及訓練中心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曾經或正為應否讓孩子讀PN班的問題而苦惱。我亦曾遇過不少家長就此問題徵詢我的意見。我一般都會避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孩子的升學安排需經過多方面的考慮,並非我這個「外人」可以單方面為孩子決定。但我建議正為就讀PN班與否而躊躇的家長們先想一想: 「讀PN班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因為家中缺乏人手照顧小朋友,讓孩子上學似乎是個權宜之計。但在我曾經遇過的家長之中,單純因為照顧問題而讓孩子上學的其實少之又少,絕大部份都是希望孩子為幼稚園面試做好準備、升K1時更容易適應。今次就讓我為大家分享升讀幼稚園的三大必備能力吧。 1.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PN班其中一項重點的學習目標,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需學會自己上廁所、洗手、穿鞋、吃飯等。但想深一層,如果父母與孩子在平時的相處中都能適度地放手讓孩子嘗試,上學未必是孩子學習獨立的唯一場所。 2. 言語溝通能力 經常都會聽到家長表示「希望小朋友上學後說話會進步」、「因為小朋友開始上學,所以說話都多了」。但為什麼上學會令說話進步? 沒有上學的孩子的說話能力又是否會比有上學的孩子差? 其實要培養孩子的言語溝通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孩子在學校裡會接觸到不同的老師和同學,老師亦會在課堂中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語言環境豐富,孩子的說話自然亦會進步。但大家亦不要誤以為讓孩子上學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曾遇過有家長向我抱怨說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弱而聽不懂老師的指令,孩子被老師誤會為不合作; 亦有家長告訴我因為孩子的說話不靈光,所以非常缺乏自信,從不開口跟老師和同學說話。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言語溝通能力,除了在學校之外,家長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和適當的協助。 3. 社交能力 學校的群體生活的確是孩子鍛鍊社交能力的好地方,但這也不代表孩子不上PN班就不能建立社交能力。平時多帶孩子到不同的地方體驗,與不同的人交流互動都一樣可以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社交溝通力。而且,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有時可能比單一地接觸相同的群組更能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呢! 凡事多面看,上PN班固然有其好處,但這亦並非升讀K1的唯一出路。家長們只要考慮清楚自己的期望、孩子的能力和家庭的需要,定必能為孩子作出合適的選擇。 iSpeech全港獨有「上門說故事」 👦🏻為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 立即預約

Continue Reading 家長如何考慮讀唔讀PN!?